“草木皆兵”意指误把草木等事物当作士兵,比喻疑神疑鬼、自相惊扰。源自李广在与匈奴作战中被部下误认为敌军的情况。该成语也隐喻心虚胆怯者易受迷惑而恐慌,在军事或生活中均有此现象。
草木皆兵
释义:
“草木皆兵”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看见草木等没有生命的东西也错认为是士兵。比喻疑神疑鬼,自相惊扰。
成语出处:
出自《史记·卷六十·李将军列传》:”诸军皆惊,乃传呼曰:’将军且复入军。’军士皆殊死战,杀匈奴数百,而李广遂得出。”
典故:
汉朝时,飞将军李广率军与匈奴作战。有一次,李广的军队遭到匈奴伏击,士兵们纷纷逃散。李广独自率领数十名亲兵拼死抵抗,杀退了匈奴的围攻。
在混乱中,李广的部下误将他当成了匈奴士兵,朝他射箭。李广只好暂时退入自己的军中。军队得知李广还活着,士气大振,奋力反击,最终击败了匈奴。
延伸含义:
“草木皆兵”不仅指疑心过重,还比喻由于心虚、胆怯而产生无端恐慌。在军事上,如果一支军队缺乏训练和纪律,容易受敌方虚张声势的迷惑而惊慌失措。在生活中,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和安全感,也会变得疑神疑鬼,对周围事物产生无端的恐慌。